点击蓝字
关注我们
新华书店是引领全民阅读、营造书香社会的主阵地、主推手。今年世界读书日期间,我们特别策划“新华访谈”专题,邀请各地新华书店的主要负责人分享他们的读书方法、经验以及关于阅读的独到见解,为广大读者提供切实可行的阅读建议,助力全民阅读的深入推广。
上海新华书店党委书记、董事长钮也仿
本期,将与您分享上海新华书店党委书记、董事长,上海报业传媒行业协会副会长,华东师范大学、上海财经大学兼职教授,上海市作协理事钮也仿先生关于阅读的思考。
钮也仿:我祖父一生手不释卷,父母经历坎坷对子女要求唯有多读书。我是从阅读中受益良多的,尤其是我认为阅读有美容作用。我年轻时候长相打分应该是不及格的,而今大抵可以60分了吧。我细细想来,促成这个变化的应该只能是书读得更多的原因了。所以我一直觉得阅读对人具有和玻尿酸差不多的作用。当然,和美容有风险一样,读书读什么、怎么读极紧要。
4年多前上级党委派我到上海新华书店工作,我是“漫卷诗书喜欲狂”的。我一直觉得深爱产生责任,家庭如此,职场也如此。
我没有特别的阅读方法,我肯定不是读书的天才,我只是觉得读书是财务成本最低的高贵行为,有此念,便真能做到三日不读便觉自己面目可憎了。
钮也仿:最近我一颗牙根基有点松动,医生说“不可逆”。既然各种“书”已“并存”,只要再看看我们下一代的行为,我们便可知此事如我牙,“不可逆”。介质不重要,书里有没有真理或智慧才重要。
钮也仿:这一段我略啰嗦几句。
客观现实已经摆在我们书业同行面前N多年了,那就是线上购书,具有价格更低、品种更多、占用目标读者时间更少——这三个实体书店无法企及和超越的优势。上海这座大城市还需要什么样的实体书店——这是我们思考的重要命题。我们这几年是按照这样的三原则进行门店升级换代的:
在内山书店原址上恢复并扩建的
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
我的标准里书店选址首要是“有文脉传承”。有钱可以买到风景,但是有钱买不到历史和文脉。在内山书店原址上恢复并扩建的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是上海新华对这一理念标准实践的最重要案例。现在凡日本政要或游客到上海,这家书店是必到之地。书磊部长也到店视察并购买了图书。
获评2022年度“中国最美书店”的1925书局
另一个绝对重要的标准是“必须要有直击人心的主题”。为上海新华赢得“零的突破”获评2022年度“中国最美书店”的1925书局,书店开业至今4年,我凡是碰到体制内的说一句“这是原中组部部长、中纪委第一书记陈云同志入党和工作过的地方”,碰到金融界的我就说一句“这是共和国算盘陈云同志入党和工作过的地方”,闻者几乎没有不到店的。上海新华旗下实体书店若讲有“直击人心的主题”,也不能不讲南昌路226号上的新华书店逆光226店,这是残障人士主题的书店。
上海书城
第三重要的是对书店主理人的选拔。我们这次重开的上海书城,员工11%是研究生,60%是本科生,29%大专。平均年龄是95年生人,也就是28岁。用这样的人才软实力,来构建这个书城运营的硬实力。
我把现在的实体书店视为“文化实验室”。既然实验,就是通过失败探索成功的可能性和路径。
钮也仿:读书其实是很私人的事情。尤其是通过延伸阅读往深里走,那真是浩如烟海。
给即将走向社会的青少年朋友推荐的话,我建议认真一读高阳先生的《胡雪岩全传》(出版社挑权威的即可),尤其是智商高情商低的学霸同学们更可一读。要做事,首先做人要做得漂亮;而做了太大的事,意味着风险随致。这套书当年我读时有“相见恨晚”之感,所以特别希望年轻人“犹未晚也”。
下期,精彩继续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