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最新动态 > 新华强企案例 | 冉去疾:以“新”赋能 激发新媒体渠道新质生产力
最新动态
新华强企案例 | 冉去疾:以“新”赋能 激发新媒体渠道新质生产力
2024-11-193

点击蓝字

关注我们



11月15日,由中国新华书店协会、新华书店总店有限公司、安徽新华发行(集团)控股有限公司主办,新华万维国际文化传媒(北京)有限公司承办,《新华书目报》协办的第二届新华书店品牌强企研讨会在2024中国黄山书会首日成功举办。


研讨会上,广东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冉去疾以《以“新”赋能 激发新媒体渠道新质生产力》为题作主旨分享。


广东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冉去疾


01

追溯新华书店的出版轨迹

1.新华书店的初创与出版工作的萌芽

新华书店创立于1937年,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应运而生的,最初名为“新华书局”,后更名为“新华书店”。延安时期的新华书店不仅是一个图书销售机构,更是一个重要的出版阵地。为满足革命斗争和群众学习的需要,新华书店下设了出版科,亲自投身到出版事业之中,编辑出版了大量革命书籍和宣传材料,成为革命思想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。那时的新华书店搞出版,是天经地义的事情。因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,出版工作不仅仅是文化事业的一部分,更是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。1949年10月3日全国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,毛主席欣然题写了“认真作好出版工作”的贺词。


2.新中国成立后新华书店与出版工作的蓬勃发展

新中国成立后,新华书店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,各省新华书店相继成立,成为新中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,新华书店的出版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,不仅出版了大量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类图书,还积极投入到科普、教育、少儿等领域的出版工作。这些图书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,也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。


1949年11月7日在广州成立新华书店华南总分店下设编审出版部


1955年改称为广东人民出版社


以广东省为例:1949年11月7日,新华书店华南总分店在广州成立(当时分管广东、广西、海南各支店和香港新民主出版社),这是广东第一家人民出版发行机构,下设编审出版部,开始编印出版书籍。1951年4月,新华书店华南总分店的编辑出版部门正式改组为华南人民出版社。1955年,随着华南大行政区的撤销,华南人民出版社改称广东人民出版社,也是广东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出版社。


3.新华书店参与出版工作的合理性与必要性

进入新时期,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读者需求的多样化,新华书店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。在这个背景下,新华书店继续开展出版工作不仅具有合理性,也具有必要性。


从合理性来看,新华书店作为图书销售的主渠道,拥有庞大的市场网络和丰富的销售经验,积累了丰富的市场数据,能够精准地把握读者的阅读需求和消费趋势。因此,新华书店在出版工作中能够做到选题精准、内容优质、形式新颖,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。同时,新华书店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作者资源和编辑经验,为出版高质量图书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

从必要性来看,当前出版行业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兴起,头部出版社纷纷通过线上渠道、新媒体渠道等多种方式拓展自己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影响力。如果新华书店仅仅停留在图书销售的层面而不涉足出版业务,那么未来可能会面临无好书可卖的尴尬境地。因此,主动参与出版工作是新华书店适应市场变化、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,通过自主策划和出版优质图书,来应对线上渠道和新媒体的挑战。


此外,新华书店开展出版工作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。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。新华书店作为文化产业的领军企业之一,有责任也有义务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。通过开展出版工作,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推动文化创新和文化交流,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。


02

广东新华参与出版工作的

探索与实践

新华书店在责任、使命与市场的和谐统一中,展现出很多优秀的特质。面对新时期的新挑战和新机遇,新华书店如何继续发扬新华精神、链接多元未来,发展属于自己的新质生产力?广东新华始终坚持立足主业、挺拔主业,推动业态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,在实体书店转型、渠道变革等多方面积极探索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,并努力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赛道,培育新的增长点。


1.融合创新,以定制出版发行入局新媒体渠道

2022年,广东新华坚持聚焦少儿,融合创新,以定制出版发行入局新媒体赛道。通过“分步走”,以立足当下、放眼未来的全局意识,在新媒体业务发展不同阶段,采取灵活的投资方式,实现顶层设计所确定的目标及路径规划,助推渠道变革。


我们意识到,做新媒体最终需要的是内容,拿不到优质的图书资源,我们尝试打破渠道商固有身份界限,躬身入局,自己通过市场定制,自己探索。选题方向上,借助平台大数据倒推市场热点,通过找准读者需求,精准捕捉市场敏感点,定位板块,细分市场,与出版社合作探索少儿图书定制。漫画知识类图书是近年图书市场的畅销热点,广东新华把其定为定制出版的重点方向。《漫画小学生心理》是广东新华2022年9月底通过新荷公司短视频打造出的一款爆品,该套书销量突破400万套,销售码洋达到5.6亿元,成为了现象级的单品爆品。其系列二《漫画中小学生自我管理》也,接力爆款热度,累计销量突破百万套,销售码洋达1.4亿元。


2.内容为本,深度挖掘定制出版潜力


(1)与重点IP合作。模式要创新,产品本身要创新。2023年选择与成熟度高、知名度高的上海混知公司合作,通过深化双方在市场开拓、阅读推广、数据共享、文化公益等方面的合作,抓住当下流量风口,充分发挥区位优势,以“优质IP内容+传统渠道+流量推广”三线并进的模式,为读者和市场输出更丰富、有内涵、多元化的文化服务与产品。合作出版的首种图书《知识点有画面·漫画中外历史对照》,实现了抖音店铺的单品链接月销10万册的销量佳绩,该书也获得抖音电商排行榜“世界通史图书爆款榜”“历史书籍爆款榜”等多项榜单第一,成为当季业内热议的新品。2024年,广东新华联合混知文化推出漫画类教辅读物《知识点有画面·漫画课本里的数理化系列》,与优秀出版单位和内容创作团队深入合作,丰富图书产品矩阵,输送更多优秀出版物,目前该系列图书已发货22.3万册,码洋210万元。


(2)躬身入局。广东新华尝试打破渠道商固有的身份界限,与有出版策划经验的民营公司合作,进一步探索图书定制出版发行。2023年8月,投资成立广东新华翰墨图书有限公司。一方面,充分发挥合作方的选题能力、设计能力、印制成本优势、渠道差异化等优势,完整上下游产业链,进一步提高利润空间。另一方面,新媒体平台的大数据可以为策划出版的选题提供精准的方向指导,而优质图书在出版之后经过新媒体渠道定制化的发行策略,成为爆款的潜质会被更充分地挖掘,实现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。新华翰墨公司2023年底正式开始运营,和粤版社、化工社、安少社等出版社展开合作,正在推进27个系列共计一百多种图书项目,其中包括与四川天地社在郭德纲、于谦两个图书项目上的合作。下一步新华翰墨公司将瞄准校园类学生阅读产品。必读书是政策指导性阅读,具有稳定性强、销量大、持久性强的特点。开发“快乐读书吧”“科普分级阅读”“科幻分级阅读”“初、高中课标阅读”等政策性图书系列,依托广东新华教育服务网格化体系,争取精准触达学生群体,在拓宽校园市场的同时,培养潜在读者,助力文化建设,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。


3.老书新做,推动出版创新


根据市场最新需要,对已出版的图书在规模、版式、装帧设计、用纸等方面进行提档升级,内容上进行修订、更新、完善,从而使图书内容更加适应新时代的需要,通过图书“活化”,创造更大的经济及社会价值。新华翰墨发挥经验优势,结合市场热点变化,对已过销售周期或滞销书进行老书新做,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。现已初步完成南方传媒各社“老书新做”约200种选品工作,正在有序推进改造工作。


截至目前,通过老书新做方式最新上市的《漫画讲透黄帝内经》销量113万册、《小学生喜欢看的漫画科学(全2册)》15万册、《给孩子讲民法典》17万册。其中,3月上市的《漫画讲透黄帝内经》,通过“漫画+”、生活化演绎等方式,成功地将传统中医理念转化为现代人易于接受和应用的知识,极大提高了内容的实用性与亲和力。据开卷数据显示,该书上市1个月,就同时进入非虚构类货架销售、兴趣电商、总销量新书榜前10名,其中在兴趣电商新书榜上摘得桂冠,在总销售新书榜中位列第2名;在上半年非虚构类各渠道新书销量统计中后来居上,位列兴趣电商榜和总销量榜第7名。


4.拓宽边界,介入教辅定制出版


在新媒体平台,童书依然是漫画科普系列占主导地位,但是缺乏新题材的引入导致童书增长趋势放缓,旺季过后也缺乏腰部商品进行销量支撑,而中小学教辅销量增长迅速。同时,为进一步完整布局新媒体产品线,2024年4月,投资设立新华恒育公司,介入教辅定制出版,重点围绕K12教育策划出版教辅、类教辅、单品童书等产品,提高零售教辅市场竞争力。新华恒育将打造“产品策划(通用类教辅及定制教辅研发)+销售”的运营模式,借助广东新华线上线下渠道及合作方已有的线上发行优势,同步开展零售和分销。后期借助广东新华品牌影响力和新媒体渠道,拓展零售教辅市场,促进出版业态转型升级和新华书店线上线下融合发展。


近几年,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,广东新华以定制出版入局新媒体赛道,为成功搭建起了一个涵盖短视频、直播、电商中盘、策划出版全方位、多功能的自有新媒体矩阵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

内容生产不会萎缩,内容传播总在发展,人类的优秀思想仍需要优质途径加以传播和传承,人们的精神追求与审美品位也将不断提高。以创新为主导,以改革为内驱,图书行业绝不是时代浪潮下的砂砾,而是永远昂扬向前的风帆。


点我访问原文链接